圖為曼烈村趕擺日,村民和游客在攤位前選購傣族特色商品和老撾貨物。勐臘縣委宣傳部 供圖
“趕擺就是趕集,大家擺攤賣東西,有傣族特色小吃、手工藝品,還有從老撾帶來的商品。”巖書介紹,現在每到趕擺日,村里就像過節一樣熱鬧,不僅本地人來,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的游客。
中老鐵路的開通也讓中老邊民往來更加頻繁。“我們跟對面老撾的村寨是‘老庚’(同齡好友),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都會互相走動。”巖書說,現在村里還多了一項“業務”——幫老撾朋友代收網購商品。“他們在中國網站上買東西,收貨地址寫我們村,取貨時順便來趕個擺,一舉兩得。”
為了更好地發展,村里這些年不斷完善基礎設施。2022年,通過爭取“邊境幸福示范帶”等項目資金和村民自籌,家家戶戶都通了水泥路,傳統傣樓也煥然一新。正在建設的文旅配套設施和鄉村振興項目等讓巖書對未來充滿期待,“我們要建成3A級景區,讓游客從‘到此一游’變為‘住下來、細細品’。”
中老鐵路的紅利不僅讓抵邊村寨煥發新生,也為當地企業降本增效注入強勁動力。深耕橡膠產業多年的勐臘田野橡膠銷售有限責任公司正是受益者之一。
該企業副總經理唐瑤介紹,中老鐵路開通前,由于運輸條件限制,企業只能從老撾邊境附近收購原料,產品銷售也主要集中在中國華南地區。如今通過中老鐵路,不僅原料采購半徑擴大到老撾萬象以南,產品銷售網絡也借助鐵路優勢延伸至中國東北、青島等地。
看準機遇,該企業正在老撾建設橡膠加工廠,預計2025年12月建成投產,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布局,提升企業競爭力。
從單一農業經濟到文旅融合、跨境貿易多元發展,中老鐵路正在重塑著西雙版納邊境地區的發展格局,繪就山鄉巨變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