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科創板開市六周年:企業“出?!庇部萍几傊鹑騼r值鏈
中新社上海7月21日電 (高志苗)科創板首家創新藥企業微芯生物產品西達本胺正與全球明星抗癌藥進行“頭對頭”全球黑色素瘤三期臨床試驗;首家公有云科創板上市公司優刻得已為全球多個國家提供自主可控的高性能AI算力服務……科創板開市六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攜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揚帆出?!保谌蚴袌鱿破鹨还伞爸袊部萍肌崩顺?。
數據顯示,2024年,科創板公司境外收入合計4303.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173家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63家公司產品遠銷50個以上國家或地區。高附加值產品在全球市場加速滲透,58家公司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0家創新藥企業通過對外授權形式將創新藥海外權益授予境外企業,在技術領域輸出全球影響力。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海鷗表示,公司基于全球競爭力的原創管線布局,正是科創板六年賦能的關鍵成果。在她看來,科創板創新藥公司出海呈現兩大特點:一是模式多元化,包括自主出海、授權合作等多種方式;二是技術具備領先性,科創板企業專注于研發First-in-Class(首創新藥)或Best-in-Class(同類最佳)藥物。
與早期“出海”企業依賴成本優勢不同,科創板企業以“高技術、高研發、高附加值”為利刃競逐全球價值鏈上游。上海國創科技產業創新發展中心理事長、領中資本管理合伙人黃巖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表示,科創板公司大多憑借自身的硬科技實力“出?!?,往往聚焦于高端市場和高附加值產品。企業以科技創新“硬實力”在國際市場上掌握定價權和話語權。
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周可則親歷企業從“云服務出海”到“AI能力輸出”的躍遷。她介紹,目前,優刻得在全球22個地域部署30個數據中心,自主研發的AI算力平臺“孔明”支持國產與國際芯片靈活調度,為東南亞、中東的AI創業公司提供“中立安全”的算力底座。“中國企業正實現從產品輸出到技術輸出的跨越,科創板企業尤其聚焦高端制造與新興產業,以技術壁壘取代價格戰?!?/p>
以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技術與資本聯動協同的“出?!蹦J匠蔀榭苿摪迤髽I發展的關鍵支撐點。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研究員秦煥梅表示,在技術競爭力的加持下,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科創企業“出?!闭龔摹皹藴矢S者”轉變為“標準制定者”。很多科創板公司也進行跨境收購交易,這樣的“出海”不僅實現科創板公司自身的發展,也為“出?!彼诘貐^域經濟發展創造了機遇。
科創板企業“出海”要想走得更穩、更遠,離不開體系支撐。黃巖指出,資本市場方面,要進一步完善跨境投融資機制,為企業出海提供更便捷的融資渠道,同時要加強與海外資本市場的監管合作,為企業跨境上市、并購等活動提供更好的政策環境。企業自身要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加強對海外市場的研究和了解,制定合適的海外發展戰略。要注重培養國際化的管理團隊和技術人才,提升企業在海外的運營管理水平。(完)